百川健康位置:首页>营养之家>百川健康

三伏养生直 ▏▏活力一夏,健康过三伏

“北京孙思邈中医医院直播间”是由中国营养之家教育培训中心推出的专业以中医养生为特色的科普平台,旨在帮助热爱营养养生的民众提升营养基础知识储备与能力,掌握正确的健康观念,从“做自己的营养健康顾问”开始,到成为家人、朋友乃至大家的“营养健康顾问”,主动为健康负责,积极为事业赋能。

 


 

三伏节气的气候属性,24节气由来

 

每年三伏天一般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个时期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进入7月以后,就要到了“三伏天”。三伏天通常出现在24 节气的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并且又潮湿、闷热的时间段。这时候的气温会节节攀升,也就会引起各种类型的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了,暑热暑湿就成了我们要防范的重点对象。

 

每个人体质不同,怎样来应对三伏气候

 



 

 
1、饮食

 

随着气温升高、暑热侵袭,人们往往会因不适应出现烦闷、食欲不振、失眠、焦躁、头身困重等情况。一定要调整生活方式,正确养生。

 

理气健脾粥。由陈皮、薏苡仁、山药、大枣、粳米组成。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的功效,薏米、山药、大枣可健脾化湿。

健脾安神粥。由陈皮、白扁豆、茯苓、莲子(去芯)、粳米组成。陈皮可以理气健脾,配合白扁豆、茯苓、莲子(去芯)可起到化湿安神之效。

 

 

2、生活方式要注意什么?
 

①是要勤开窗户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老是关闭门窗开空调。

 

②还有就是不要吃隔夜的饭菜,因为隔夜饭菜非常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类物质,引起胃肠道中毒问题,易发生腹泻、腹痛、腹胀、呕吐的问题,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③要学会喝水,不要已经渴了才喝水,要忌讳大口大口的猛喝,需要慢慢的一口一口的喝水,避免突然快速的喝水引起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

 

④要控制或减少冷冻饮品的摄入,尽量不要吃凉的或冷饮,避免对胃肠系统的损害,避免出现胃寒腹痛的问题,产生消化不良脾胃功能失调的问题,影响身体气血减弱,尤其是避免会发生肠易激样综合征类疾病。

 

⑤不要图凉快洗冷水澡

⑥不要怕出汗

⑦不要熬夜

⑨要饮食充足

⑩不要整晚开空调

⑪不要情绪波动

 

 

3、喝水
 

绿豆汤、荷叶、竹叶、薄荷茶;

 

 
4、怎么样睡好觉?
 

保持固定的作息时间,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这个时候是阴阳交接的时候,只有在睡觉的时候才能进行交接。环境要干爽,温度在26度左右。

 

 
5、三伏天怎么注重康复?
 

 

三伏天养心很关键,锻炼身体在早晚进行,早晨起来喝一杯凉开水或者淡盐水,做一些运动量比较大的活动来激发体内的阳气。晚上活动期间可以做一些轻柔的运动,比如可以练练太极拳,八段锦之类的活动。

 

中午养成睡一觉的好习惯,每次可以休息30分钟到60分钟,有利于减轻疲劳,增加体能。

 

下午可以多喝一些养心茶,对补充身体流失的矿物质有好处,还可以去心火安神志促睡眠。比如用西洋参、麦冬泡茶代茶饮来调理神疲乏力萎靡不振、头晕、口渴、出汗多的情况。还可以用莲子、栀子、酸枣仁开水冲泡代茶饮,来清心除烦安心神。

 

为防止湿邪犯脾,久会伤阴情况发生,可以晚上睡觉前用艾绒、生姜、花椒煮开的热水泡脚,同时按揉涌泉穴来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振奋阳气,促进食欲,帮助睡眠。

 

经常按摩四个穴位来帮助养心安神,百会穴、太阳穴每次按揉三分钟左右,大椎穴每次按摩15分钟、神门穴每次按揉20分钟左右。每天中午或晚上进行按揉,可以清除心火、安神养心、降低高血压,改善睡眠。

 

 

所有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可以运用中医的独特方法加以纠正,尤其是使用艾灸疗法,非常好的解决阳气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三伏时期贴敷三伏贴。运用这些方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特殊效应,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个特殊季节的给予吧!

 



 

 

咨询电话:18611822697
咨询时间:
工作日9:30至11:30,13:30至17:00

地址:昌平区商业街66号院教育招生中心